疫情给航空维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国外相关机构预测,今年全球航空维修上市公司的市值将缩水20%~40%,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并购重组大潮。可以说,全球航空维修业已确定进入了一个危与机并存、兴与衰交替的产业格局重塑期。
而与中国民航的率先复苏同步的是,中国航空维修业展示出了令人惊叹的复苏速度。11月25日,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宣布,开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年维修250台发动机的“第二厂房”。其负责这个的人说,这样的决定源于公司对亚洲航空市场复苏的信心。
疫情是一场危机,但也带来了实现弯道超车的转机。从外部环境上看,中国航空维修业要持续保持市场活力,把握历史契机“出人头地”,有三个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自贸区政策红利、“老机场”转型发展和国产航空制造业向维修业的扩展。
依托自贸区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税收减免等政策优势开展保税维修,是国内许多航空维修企业凭借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赢得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增设自贸区的步伐没有因疫情而停下: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9月,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印发。至此,中国的自贸区数量增至21个,构建起由点到面、辐射全国的自贸区网络。
越来越多的自贸区为释放我国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潜力提供了基础土壤,但对有志于深度培育航空维修产业的自贸区来说,还需进一步政策创新,更好地吸引企业进驻、资金涌入、人才汇聚,以政策红利撬动行业整体大发展。
毗邻海口美兰机场,总投资约16.28亿元、占地面积221亩的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正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3月投用。这展示出了海南依托自贸港,打造全球航空维修产业高地的决心。在开放第七航权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政策东风吹得更强劲,是海南有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监事长、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监事长廖虹宇在“免征海南注册维修企业航材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和“创新海关监督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为海南在扶持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创新的方向。
如何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制度创新?一些自贸区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天津自贸区通过推出保税维修再制造的四种模式和航空保税维修十条措施,开创境外飞机保税维修形式创新申报、境外飞机航程内保税维修绿色通道、直接授予企业最高信用等级、简化关键零部件委托维修手续等多项新业务模式,推动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外航空维修企业的无缝协作,降低了公司制作成本,提升了通关效率;厦门自贸区则将液压作动器和推力球轴承两项航材的关税税率分别从14%和8%调整为适用1%的暂定税率,并且致力于改革航空维修产业人才职称评价体系,突破学历、资历等限制。
这些政策创新遵循“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导向,以解决企业痛点、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公司积极性和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资金、人才、技术等多个角度发力,扎扎实实地为企业赋能,效果也较为明显:2019年,天津自贸区共有7架飞机开展保税维修,货值达2.14亿美元;厦门航空维修业去年产值达138.6亿元,其中超过80%为境外维修业务。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民航发展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新机场成为一些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已确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厦门和大连的新机场建设规划均已得到民航局批复。
新机场投用,老机场如何在转型中焕发新的发展活力?新加坡实里达产业园提供了一种发展思路。位于新加坡北部的实里达机场是新加坡第一个国际机场,樟宜机场建成投用后,国际航空交通中心逐渐转移至樟宜机场,新加坡政府开始着手对实里达机场进行重新规划。2007年,新加坡政府对该机场进行重建,包括延长跑道至1800米、改造停机坪及飞机滑行道等,并将其定位为新加坡未来重要的飞机维护、修理和翻修基地。专业化的定位、优惠的政策、配套的设施、人才的集聚帮助园区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入驻,惠普公司、罗·罗公司、空客直升机公司、新科宇航等重量级企业纷纷在此设置设备维修、研发技术、总装制造中心。依托机场崛起的实里达航空产业园,老机场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新机场投用之后,老机场的
客货运功能在一定阶段内可能被削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释放出了宝贵的空域、时刻、地面等资源。这些资源若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将爆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为当地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出现机场搬迁带来的“经济休克”效应。综观已有案例和一些老机场的产业基础,航空维修业是一个有潜力的产业选择。
在积极推进天府机场建设的同时,成都市没有忽视双流机场未来发展的道路探索,今年3月出台的《成都市双流区促进航空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支持政策》,将“支持发展航空维修”单独列出,并具体提出“支持引进航空维修重点项目”“鼓励企业承接境外维修业务”“支持存量维修企业规模化发展”“鼓励企业提升维修能力”四大支持举措,助力成都抢占航空维修产业新高地。
我国国产航空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疫情防控期间,波音和空客的飞机订单大幅萎缩,C919系列国产大飞机的订单不减反增,总订单数已超越1000架,累计客户达28家。ARJ21系列国产支线客机也进入产能爬坡期和交付量增长期,国航、东航、南航、华夏航空都在今年接收了首架ARJ21飞机。
航空制造业是航空维修业的上游产业。上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规模扩大,必然为下游产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国产飞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相应的维修业务需求为国内维修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提供了不容错过的机遇。在抢占国产客机维修市场上,国内的维修企业具备天然优势,国产客机的发动机、机体、机载设备等零部件的核心制造技术或技术参数有望由国内掌握和控制,从而为国内维修企业提高维修技术、扩充维修经营事物的规模提供契机,带动国内机载设备和机载设备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
今年4月,厦门市和中国商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中国商飞将把厦门作为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城市,把更多业务和项目放在厦门,重点支持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的附加价值领域拓展延伸。可以说,厦门已经在国产客机维修业的发展机遇中抢占了先机。
一场危机可能让一个行业重新洗牌,航空维修业目前就处在这个危机并存、兴衰交替的关键时期,而外部环境也为我国航空维修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唯有抢占先机、逆势而上,才能不错过迎头赶上、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刘韶滨)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办公电话传真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