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提到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实在美国割不动我们了,后面还可以逼我们签署“新版广场协议”。即:
金融战是打压你的汇率,榨的外汇流动性,配合舆论战,希望你里面的老百姓也把人民币转成美元,起到拉爆人民币资产和产能的目的。
结果各位也看到了,人民币资产虽然是跌了不少,可还远没有到东南亚危机那种“拉爆”。此外,人民币的制造业产能往死里翻腾。这不,椰奶一回美国就说,所有打击中国“产能过剩”的工具都已经“放在桌上”了。
你如果去看看制造业投资金额、卡特彼勒利润(全球最牛逼的机械公司)、美国的制造业的各种政策,好像现在美国很牛逼,仿佛3年内,就可以将制造业拉爆行情了。
也就是说,美国人看上去各项制造业数据是很牛逼,可这是以高通胀水平下进行的。通胀就是成本,那高成本水平下玩制造业,产出会有多少?
就拿同样是造无人机、公路、电力体系、军工产品等等,我们跟美国花一样的钱,可造出相似品质的产成品数量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是在如火如荼的在推进,就像德国还专门告诉我们,他们德国的能源已经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单一依赖。
花几倍的银子,去干成同一件事,这真的值得骄傲吗?这难道不是对民众福祉和购买力的打击吗?如果说不是,那亚当斯密开始的经济学各种理论的教科书已能全部撕掉了。
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能压低美国通胀,有利于美国的消费者;同样,又可以打击美国的企业,有害于美国的企业主和金融资本。就这样,面对中国制造,美国人内部的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可以说,对于美国而言,今天的中国制造就像一个40多岁大叔看到“柳如烟”的腰,那是青春和生机,却也是夺命的刀。
其实,让人民币汇率未来升值,本身就是意味着美元计价的中国制造业产品“变相涨价”。既然是“变相涨价”,那中国的“过剩产能”问题,不就可以很好的对冲了?
进一步而言,如果用美元计价的中国制造业产成品“变相涨价”,是不是欧美工业产成品也会获得一定的“价格上的优势”?
就为了不被卡脖子?美国现在还可以调动全球其它国家的制造业产能配合自己,还是有机会做很多替代。
就为了解决贸易逆差慢慢的升高?可现在中国已经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国,第一大是墨西哥。按照这一个理论,美国应该此刻醉心于抽墨西哥耳光才对啊。
美国的债务偿付能力已然浮现严重问题,美元过剩的后遗症即将暴露。全球非美地区所有的GDP加总后,都快要比美国的存量债务(接近35万亿美元)低了。在本金不考虑的情况下,当美债利息与偿付能力出现倒挂,美国这场债务危机迟早要爆。
如果你是美国的精英,面对如此情况,哪怕知道今天各种地缘博弈都是乱搞,可还是会选择乱搞。
因为,不搞就会死人的,就会债务爆雷,就会信用崩塌,接踵而至的就是全球化彻底。毕竟,今天的美元下方是没有其它信用背书了。
如果可以将全球最牛逼的制造业产能回流到美国本土,再用美元建基于这些最前沿的产业之上,那美元这场危机还有能拖一拖的机会。这才是今天美国两党如此能够折腾的最终的原因?!
不幸的是,玩了2000多年郡县制的中国,一旦再次进入总动员模式,尤其是追求“产能最大化”的逻辑,这样一个世界上谁能够跟我们比产能?
这对于欧美文明而言,其实是很陌生的。毕竟,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由欧洲的封建制体系迭代出来的,他们没真正进入过我们这种郡县制总动员模式。因此,美国才会如此癫狂。
现在那些动不动说美国如何市场经济灯塔的财经声音,只能说,还活在教科书上。
大家可完全将A森这个话当作前瞻性研判,你们拉长时间周期,到时候自己去评估是不是这样。
在美国本土利益派持续做大做强的背景下,美国的全球利益派也会不断被压制,很多政客和商界精英立场也会变化。
在此情况下,美国也不可能真的完全放任私企自己去做各种前沿产业。万一你做成了以后,不听美国政府的话呢?
光一个临港的特斯拉工厂,马斯克就已经被骂到吐血。这种“前车之鉴”,美国人是不可能不“吸取这次的教训”的。
那如何确保美国未来持续推进制造业回流,尤其是推进前沿产业与美元重新挂钩?这就需要企业的大量行为是被美国政府监督、管理,甚至需要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变相控股。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很要命的事情,早在2020年全球的人口年龄中位数首次超过30岁。
我们中国的工人和工程师在这个年龄阶段已经是大量熟练工,可美国的工人现在这个年龄阶段熟练工数量极为有限。等5~10年后美国可以培养一批熟练工,假设真的成功了,可当时美国的工人平均岁数是多少?至于引入移民,而且还是熟练工的移民,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很不容易的。
也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明白一点,美国制造业回流能不能成功还是其次,在成功之前,拼命到处买战争,确实必然。而且,越是搞制造业回流,越是需要拼命投资,经济过热和高债务都停不住,那通胀还会促进飞翔。
于是,美国的这些折腾不仅没有让美元体系获得一个坚实的基础,反而让这个基础更加薄弱。
原因也很简单,来回折腾是基于违反经济学原理为前提的,那就需要额外支付成本。美国的债务只能继续高歌猛进,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看看债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