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的链条上,“从0到1”的原始创新被视作“最初一公里”,而“从1到N”的产业化被视作“最后一公里”。多年来,山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创新平台持续提档扩容,一大批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涌现。正因如此,答好“从1到N”的发展课题显得很迫切。
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是生产力跃迁的必然选择。当前,山东各地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比起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职务,张军辰更珍惜另一张“名片” 黄渤海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员”。
一个企业管理者为何能成为省实验室的研究员?这还得从这个实验室的组建说起。2021年7月,省政府批复建设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黄渤海实验室”),这是全省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我们实验室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定位,把产业需求作为科研导向。科研人员围绕企业需求开展项目研究。”黄渤海实验室主任助理邹强介绍。
当前,我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丰富成果,但依然存在相当数量的科技成果作为“库存”,不能有效发挥价值。究其根源,在于科研院所的科技供给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需求脱节。黄渤海实验室的搭建让企业和科研院所能够精准“结对子”,从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供给侧,黄渤海实验室由烟台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建设,组建了12个首席科学家团队,通过柔性、全时等方式引进6位院士和22位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科研人员队伍达到233人,其中博士占比超过70%。
在需求侧,实验室开展“有组织、订单式”的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通过摸清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与企业一起开展定向研发,探索出“共建联合实验室、项目合作开发、培育企业孵化”等多种成果转化路径。目前,已与企业一同建设了1家技术创新中心、8个联合实验室。
与张军辰所在的山东鲁电关系最密切的,正是企业与黄渤海实验室、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的电力金具轻量化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最初,我们的铝合金轻量化团队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发现了提高铝合金强度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铝代钢,但是找不到应用场景。通过对接企业,明白他们的需求,我们开展了联合攻关,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逐步提升改进,研制出的产品经检测可以替代传统的铁质电力金具,减重60%以上,节约输电线%的能量损耗,目前已确定进入市场。”黄渤海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张友健介绍。
截至目前,黄渤海实验室围绕新材料、绿色化工等领域走访对接企业130余家,与27家企业及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合同金额超过3000万元,整体辐射带动企业销售增加值10亿元左右。引进孵化成立公司8家,推动14件专利以作价入股方式来进行转化,带动产业经济投资1.92亿元。
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才具备可持续的能力。当前,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区域头部企业在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朋友圈”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氮化硅陶瓷,新材料的典型代表,硬度仅次于金刚石,重量只有钢材的三分之一,具有高强度、电绝缘、无磁性、高精度等特性。自1978年开始从事氮化硅材料研制,到一步步实现技术突破,如今,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已成为全世界第三家、国内唯一一家能完成热等静压氮化硅材料批量化制造的企业。
在中材高新氮化物生产车间里,近70种不一样的规格的氮化硅陶瓷球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各行各业,却仍供不应求。“以这种1毫米的氮化硅陶瓷轴承球为例,主要在微型的牙钻上使用。常见的使用钢球的牙钻转速是每分钟20万转,我们的陶瓷球质量轻,每分钟能够达到60万转。转速越高,患者的疼痛感越低。”中材高新氮化物副总经理杨厚萌介绍,小到牙钻,大到高铁,都是氮化硅陶瓷轴承球的应用领域。
面对当前火爆的人工智能技术,许多企业在具体应用时面临门槛高、成本高的难题,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把AI大模型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后推广使用,可以赋能更多产业。”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首席技术官王超介绍。
与内容生成类大模型不同,卡奥斯打造的工业大模型COSMO-GPT既能决策又能执行。“以设备维修为例,过去生产线出现故障时,人员接到设备报警信息后赶到现场,查找哪台设备出现故障,然后给出维修方案,整个处理周期基本在4小时之后。应用我们的大模型之后,通过学习整条产线上所有设备的故障代码及相应的处理方案,当产线遇上问题,系统能快速识别故障、通知工人并给出解决方案,这样做才能够大大节省设备维修时间。”王超介绍。
今年初,COSMO-GPT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目前,COSMO-GPT已经开发出了15个以上的应用场景,在家电、化工能源、服装、汽车等多领域20多家企业内广泛应用。
创新链与产业链如同DNA的双螺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互动效果如何,终究是要在市场上寻找答案。
前不久,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济南下线。其背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功不可没。
近20年来,济南二机床陆续为比亚迪10大基地提供了160余条大中型冲压生产线。“比亚迪、吉利、理想、蔚来、小鹏、小米等汽车品牌,都是用二机床的大型冲压设备。去年,国内汽车主机厂的大型冲压生产线%都是我们生产的。”济南二机床董事长张世顺介绍,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地发展,企业去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机床装备被称为“工业母机”,其技术水平代表着国家工业水平。中国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中国第一台大型闭式机械压力机、中国第一条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国第一台机械主轴式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镗铣床济南二机床先后研制出600余种国家首台(套)产品,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3项。
市场没有辜负企业的探索和创新。目前,济南二机床主导产品有锻压设备、金切机床、自动化设备、铸造机械、数控切割设备等,广泛服务于汽车、轨道交通、能源以及船舶等行业,产品远销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享受到科学技术创新红利的还有山东重工集团。近年来,该集团旗下潍柴动力相继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新纪录。4月1日,山东重工集团发布今年一季度成绩单:集团汇总收入实现1375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50%,在去年高位增长基础上实现首季“开门红”。
不仅自己打开市场,山东重工还带动省内汽车产业、工程机械、农机装备、氢燃料电池等上下游企业一同发展。2023年,潍坊市动力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650亿元,同比增长18%。
从全省看,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层次地融合正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一季度,山东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运行稳中快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高于全国平均2.9个百分点,居工业大省前列。
如果说,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解决了从0到1的难题,那么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则是要应对从1到N的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但创新的成果,只有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实现推广应用的关键一跃,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路采访观察,与奇瑞共建海行云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卡奥斯COSMOPlat赋能上下游401家中小企业,助力零部件公司制作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升50%;将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应用于输电领域,智洋创新自研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输电通道隐患智能识别算法模型,成功在全国近百个公司上线,每天为数十万台设备千万级图像提供分析服务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前沿,一大批科技成果正走出实验室,走向火热的生产线和实践场,演绎着一出出创新赋能发展的山东故事。
从实验室到大市场,最大痛点就在供需的高效匹配上。让图纸上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迫切地需要创新供需对接渠道和方式。在黄渤海实验室,“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出产品”的联动模式收获成功。企业家带着订单找合作,科研人员带着技术入股,由此充分调动科学家、企业家的积极性,让科研成果不再“待字闺中”,也让合作企业有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更好巩固了市场。
实践证明,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事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效。舜丰生物凭借一把神奇的“基因剪刀”,将农作物的基因修改成“理想型”,拿到了国内首张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当别的企业的作品还停留在“试验田”的时候,舜丰生物的高油酸大豆等作物已经走向人们的餐桌。从这个方面讲,谁的新技术最早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谁就率先拿到了市场的通行证,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也是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行走先行区,通过企业的创新故事能够准确的看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为经济大省,近年来,山东围绕高水平发展的产、学、研、用链条,在创新上做系统性文章。从投入来看,省级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资金连续两年超过145亿元,带动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1%;从成果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1%,工业母机、碳纤维、合成橡胶等实现重大突破;从人才来看,国家级领军人才达到7400余名,2020年以来年均集聚高校毕业生81.8万人,较2019年增长43%。
如何保持高效的创新活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是推动我省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走实创新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我省应借力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区建设契机,着重把握好几个关键点。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夯实创新发展的底座。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坚持久久为功,多渠道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通过政府引导、资本撬动、人才引进、政策激励等多种方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具备创新潜质的企业勇于破冰。
把基础研究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要重视顶层设计,优化基础研究布局,逐步壮大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体系,另一方面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衔接互动,搭好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的舞台,应把握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动态,精准识别技术前沿趋势。同时,搭建技术需求、应用场景需求深入对接平台,加速重大技术成果场景落地和迭代应用。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科学研究真正落地,形成新质生产力。